中美俄航天服寿命指标差距断崖:美100次俄仅12次中国意外

中美俄航天服寿命指标差距断崖:美100次俄仅12次中国意外

来源:米乐m6网页 时间:2025-04-01 12:21:35 点击:
详细介绍:

  在太空探索中,宇航员需要特定的服装来对他们进行应有的保护,因此航天服就成为了必需品。

  航天服虽然不大,却集合了多项科技,目前能完成航天服制作的国家也就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因造价不同,常规使用的寿命也不同,美国能用100次,俄罗斯能用12次。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又或者是俄罗斯,培养一名宇航员都要消耗很多资源,再加上太空环境的危险性,所以宇航员的航天服也就有必要进行特制。

  航天服虽然带有服装的属性,但并不仅只是服装,更需要为宇航服提供更多的保护,比如中国的舱外航天服,除了基础防辐射、防高低温以及调整压力外,更多了一套生命保障系统,能更好辅助宇航员执行舱外任务。

  因为多加了许多属性,这也就造成航天服的制造价格是比较高昂的,比如美国的舱外航天服,虽然依旧被称作航天服,但其实就是一整套机动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服,造价也高达5亿美元。

  和美国航天服的高昂造价相比,中国的航天服则会相对便宜很多,即便是功能属性比较多的舱外航天服,造价大约为3000万人民币左右,像舱内航天服这种功能属性比较少的航天服,造价就在10万人民币左右。

  这中间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而俄罗斯的航天服在造价上则会更加的低廉一些,因为俄罗斯的舱外航天服虽然进行了迭代,但依旧有着非常大的限制。

  这是因为俄罗斯目前所使用的“海鹰”航天服诞生的非常早,那时为登月计划做准备的应该是苏联,而当时“海鹰”初代航天服设计问世,不过因为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并没有真正制造出来。

  后来,苏联解体等一系列事情的变革,俄罗斯在探月时,将“海鹰”初代航天服的设计上进行了升级设计,并制造出了“海鹰”D型舱外航天服。

  随后,俄罗斯对航天服又做了不同的分类,目前最新版本的应该是“海鹰”MKC型舱外航天服,但都是改版,所以造价也就并不高。

  俗话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也很好体现了舱外航天服上,三个国家在舱外航天服的造价上不同,常规使用的寿命自然也就不同。

  美国目前所使用的舱外航天服也叫“EMU舱外机动装置”,目前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为15年100次。

  作为当下最先进的航天服,EMU舱外机动装置采用模具化设计,许多零件可以替换,这使得维护和修理变得更容易,通过替换零件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寿命的延长,算得上是比较便捷的航天服,而且还能够直接进行回收。

  不过,相比美国的舱外航天服,俄罗斯和中国的舱外航天服上,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首先就是俄罗斯的舱外航天服,这些年俄罗斯的情况并不是秘密,所以在航天服上虽然花费了不少心思,但仍然有着非常大缺点。

  目前,俄罗斯最新航天服已经做了材料升级,让舱外航天服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变得更长,但即便如此,也只有12次的使用机会,在常规使用的寿命到达最大后,也并不能回收,只能销毁。

  不过,相比俄罗斯的舱外航天服,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其实情况要好上一些,新一代的“飞天”航天服的对外宣传常规使用的寿命是3年15次,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去看,即便是在完成19次出舱任务后,依旧是可使用的。

  这个数据远远超出了当年规定的数据,这也说明了“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上升空间,尽管如此,“飞天”航天服也是不可回收的。

  不过,相对俄罗斯和美国而言,中国在航天方面的各种领域起步都是比较晚的,如今能达到这样的情况也已经很优秀,相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飞天”在常规使用的寿命上可以变得更长一些。

  中美俄三国其实在舱外航天服的研究上,都有不一样的侧重点,比如美国早期的舱外航天服是根据宇航员的体型来定制组合组件配置,这就需要在地面来维护和维修,算是地基型舱外航天服。

  但是跟着时间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美国再次对舱外航天服进行了升级,让舱外航天服也能够很好的满足轨道基的需要,并且对于在轨维修性,以及延长常规使用的寿命和是微生物与污染物控制上着重做了提升。

  在这一点上,中俄两国则是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因为中俄两国都是可以通过调节控制适应不一样体型的宇航员,比如中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身高1.6米到1.8米之间都能够很好的满足使用,适体性方面会更好一点,算是轨道基舱外服。

  除了这些外,针对于宇航员所以解决的生理问题三国也做了不同的设计,有时宇航员执行舱外任务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数个小时,如果着急上厕所的话,根本就来不及回到空间站。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中国在舱外航天服里增加了尿液收集系统,可以给宇航员一个比较舒适的感受,而且相对也比较卫生。

  而美国的舱外航天服则是根本就没有类似的设计,索性让宇航员直接用尿不湿,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俄罗斯则是设计了便器,并且设计了特制的男士短裤,也一样能够解决需要。

  除此之外,三国的舱外航天服可以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相信随科技的进步,未来的舱外航天服可能会更方便快捷使用,给宇航员提供更为强大安全的保障,让他们可以更加愉快的完成舱外任务。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航天科普|“飞天”舱外航天服约3000万元,却不能带回地球,原因是啥?光明网——各国舱外航天服知多少,一探究竟澎湃新闻——世界各国舱外航天服有什么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调整!今晚中央五套转播表:CCTV5、CCTV5+节目单,央视直播附赛程

  哈登20+5+6断2帽攻防一体:快船三人20+避连败 冲击勇士第六席位

  小米 POCO C71 手机现身零售商:5200mAh 电池 + 120Hz 屏幕

  Find X8s/Ultra首发!OPPO正式对外发布影像品牌:LUMO凝光影像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